当前位置:
日期:
来源:
【字体:大中小】
分享: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一是聚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建设和“六有”标准,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4个,打造涵盖理论宣讲区、教育服务区、科技与科普服务区、文化服务区、体育健身区等功能的街道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综合体、“甜城悦读书吧”“甜城宝贝屋”“户外劳动者之家”等工作品牌和实践新阵地,落实文明实践场所广泛辐射更多群众,实现“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
二是健全体系,壮大团队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主力军作用,调动街道、社区两级本地干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发挥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乡土情怀,分层分类建成14支数量充足、扎根本土、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法律普及医疗卫生、“四点半”“志愿星期六”“大手拉小手”等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
三是摸清需求,实施精准服务。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等五大文明实践活动,聚焦“理响甜城”等七大项目品牌,通过入户走访、热线电话、问卷调查等方式,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制定活动年度计划和每月活动安排,构建起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项目对接服务模式,确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便捷化、精准化、高效化。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