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胜利街道坚持以“四六五”工程为统揽,深化拓展“八大行动”,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致力于打造更加高效、便民、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突出高位推动,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一是加强组织保障。为了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效率提升,胜利街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措施涵盖了11个方面、87项内容,明确了重点任务、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等细节,采用倒排工期和挂图作战等方式。通过这些措施,胜利街道成功提高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效率,加快了问题解决速度,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完善治理格局。建立了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组织体系,从而实现了单位、行业党组织主动融入驻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的目标。这样,各方资源得到了有效统筹,形成了辖区资源“一盘棋”全面统筹的基层治理格局。三是压实责任链条。街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落实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目标。首先,将这一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中,并下发提示函;其次,实行议题交办、工作提示、明察暗访、约谈问责等推动落实机制,确保各级党组织书记能够有效地推动党建工作的实施;最后,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方式,不断加强党建工作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小区发展“动力源”。一是建强堡垒强引领。结合老旧小区、新建纯居民型小区等不同情况,分类推进小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系统化织密组织网络,通过小区“找”党员、单位“促”报到、党员“亮”身份,采取单建、联建方式,组建小区(网格)党支部24个,全面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四级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二是激发自治新活力。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引领协调作用,成立业委会8个、自管委22个,以党建引领业主自治,有效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提升“联户员”制度,推选出“联户员”450名,覆盖居民15634户,构建小区内部各方问题共商、困难互帮、利益协调、共促共建的格局。
(三)打通关键脉络,激活小区治理“一盘棋”。一是细化网格“微治理”。积极推行“党建+网格管理”模式,以城市社区为切入口,落实落细街道网格治理,细化碑山、三湾、蟠龙、新立等四个城市社区网格27个,配备专职网格员27名,组织引导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管理,实现基层管理“全覆盖”、基层服务“零距离”。二是组建一线“主力军”。凝聚“双报到”党员干部、退役军人、退休干部、无职党员、社工人才、物业服务人员、楼栋长、网格员、联户员、热心居民等多方面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14个,建好多元力量队伍,在辖区中开展法制宣传、反诈防骗、矛盾纠纷调解、平安巡防、课后辅导等志愿服务,依法调处矛盾纠纷,解决居民合理诉求,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四)优化功能设施,奏响服务群众“大合唱”。一是提升小区基础建设。以美乡优城战略为总抓手,对龙珠名苑和吉鸿苑两个老旧小区进行功能性改造,规划改造小区内雨污分流管网和机动车停车位,增设非机动车停车棚,安装车辆道闸、监控、路灯和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切实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管道堵、环境差等问题,着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二是补齐基础管理短板。对辖区内无物业管辖的老旧院落、街边小区、独栋小区等40个不同类型的小区进行整合,通过修建围墙规范小区设置,招聘保洁美化小区卫生环境,安装道闸和门禁强化小区治安,实现“小区有人管、卫生有人扫、安保有人值”的目标。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