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今年以来,内江高新区公安分局严格按照省厅、市局总体部署,把做好大运会安保维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主题主线,牢牢把握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为成都大运会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一、聚能“三强化”,夯实安保维稳基础。一是强化风险感知网建立。积极推进技防“天网”“雪亮”工程建设,共投入707万元完成“雪亮工程二期”、公共安全补建项目建设,全区建立视频监控点位384路,重点部位、学校、企业视频监控1390路接入公安联网使用,校园一键报警安防接入率100%,建成13个智能小区,城镇人口覆盖率达62%,进一步升级了风险感知网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控制力。二是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区级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由区党政办牵头制发《内江高新区关于体系化推动重大风险预防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建立会商通报制度;依托分局联合指挥部,开展“每日合成研判、常态互动研判”,形成研判报告21份,指导基层一线维稳实践,合成作战室先后明确了23名犯罪嫌疑人,侦破案件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三是强化“情指行”机制运行。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领导双值班”和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完善联合指挥、片区协同、梯次支援机制,大力推进“情指行”一体化改革,提高安保维稳作战指挥能力。同时推动全警情报战略研判,定向搜集、实时掌控,共搜集上报情报线索590条、战略研判14篇,有力提升了群体性聚集、进京赴省滋事件预警率。
二、聚力“三落实”,优化安保维稳机制。一是落实风险隐患源头化解机制。联合指挥部不定时通过视频电话开展“点事人”调度,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的活动轨迹进行动态管控,开展重点人员线索核查工作,核查处置部、省、市公安机关下发线索31条29人;对苗头性涉稳风险隐患,严格落实接访、化解、协调等措施,目前全区社会大局保持总体平稳。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梳理排查机制。固化“警格+网格”成功做法,深入开展“一标三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综合运用警情数据精准排、社区网格全面排、重点领域分类排“三大手段”,走访排查重点单位100余家次,走访排查重点人员200余人次,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行业领域风险、个人极端隐患150余起,有效降低了突发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件的发生。三是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完善相关应急处置方案预案,规范重大警情、重大事故、重大涉稳事件指挥处置流程,加强反恐处突机动应急力量建设,截至目前已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反恐应急演练、模拟警情测试10余次,重大安保活动期间常备20名机动警力24小时值班备勤,设立常态化和临时武装检查卡点2个,共盘查人员54839人、车辆16526辆。
三、聚焦“三提升”,提高安保维稳绩效。一是提升信访稳控率。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法制监督大队,与区社会治理局沟通协调,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办理来访案件等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分局已接待来访群众10余人次,受理各种渠道来信20余件,均已全部办结,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在100%,有效降低了辖区信访稳控率,确保大运会安保维稳期间辖区安全稳定。二是提升犯罪打击率。以“民安-2023”打击突出传统侵财暨追逃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打涉盗、涉诈、侵财等重点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共侦破刑事案件1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0人,查处吸毒人员9人,打掉盗摩团伙1个,追回被盗车辆8台,抓获网上逃犯14人;侦破电信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紧急止付被骗资金164万余元,冻结被骗资金115万余元。三是提升治理攻坚率。全面整合交警、派出所等力量,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率,实现了辖区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零发生”目标;在民爆、剧毒、易制爆物品等重点行业场所管理方面,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对辖区18家重点目标单位进行拉网过筛式排查,全面开展底数排查、隐患整治,共检查重点行业场所30家/次,发现整改隐患10余处。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