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
一、聚焦师生安全保障,增强校园“细”防能力。一是做好普法安全教育。紧密结合中小学幼儿园“开学第一课”,组织社区民警深入学校、社区,切实履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权责,以防欺凌、防拐骗、防电诈等内容为主题,组织开展“法制进校园”主题讲座、法治宣传教育20余次,举办“开学第一课”等活动10余场次,受众师生达2万余人,提高了广大师生守法用法能力和安防意识。二是做好心理疏导教育。结合幼儿、青少年心理特点,联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真实案例剖析,跟学生探讨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摸排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和实际困扰,督促指导学校、家长共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并以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为主阵地,在校园师生群发布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宣传文章和视频30余条,形成了公安、学校、家庭联动的保护机制。三是严打快处涉校案件。对于涉校警情案件,坚持“优先受理、优先侦办”处置,对侵害师生盗窃、抢劫、抢夺等各类案件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全力营造针对在校师生案件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坚决杜绝在校师生因财产受损而引发个人极端事件。今年以来,共处理警情165起,其中办理刑事案件1起,办理行政案件12起,行政处罚15人,涉校刑事、行政案件14起,抓获涉校类犯罪嫌疑人员10人。
二、聚焦校园安防建设,夯实校园“智”防根基。一是加强人防建设。利用暑期校园保安调整契机,对校园保安超龄、配备数量不达标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提高保安聘用标准,在全区26所学校配备40余名专职、兼职保安,推动保安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同时在2所高校筹建“校园警务工作中心(站)”,由2名社区民警、4名辅警、8名网格员常驻,统筹开展各项警务工作,并推动组建高校安防队伍,持续发展壮大警务室常备力量。二是完善物防建设。指导督促各中小学、幼儿园充分利用暑假全面检测更新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对校园安保工作室配备的安全防卫器械进行查漏补缺,在重点部位加装防盗安全门、金属防护栏,着力提升校园物防能力,并坚持送教上门,指导、协助学校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各派出所、巡警大队进校园开展校园应急演练6次,校园反恐防暴演练10次,有效提升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三是提升技防建设。督促学校加大技防投入,完善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对校园围墙电子围栏进行查漏补缺,目前辖区所有学校及幼儿园全部安装监控设备和“一键式”报警器,全区校园“一键式”报警器覆盖率均达100%,并全部与派出所联网。同时665个校园治安监控探头全部联网接入公安分局视频监控平台,实现警情联动,做到24小时无盲段处置,全面夯实了校园外部安全防线,有力提升了校园技防能力。
三、聚焦校园安全管控,织密校园“众”防网络。一是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积极联合街道、教育、司法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实地检查、暗访督导等形式,联合开展校园安全检查10余次,对校园的封闭管理、消防设施、安防设备、保安员配备、视频监控和应急制度预案的落实等情况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4处,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形成工作闭环。二是全面摸排化解涉校矛盾。建立联合研判会商制度,加强涉校师生安全情况信息收集、分析和研判,整合校园保安、驻校民警、社区网格员、巡防员等力量,组建校园矛盾调解队,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滚动排查,梳理分析研判矛盾源头,协调校园、街道等部门开展化解处置和管控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侵害校园师生人身安全恶性事件的发生。2024年以来,已稳妥化解涉校类矛盾纠纷80余起。三是全面防控优化护学勤务。紧盯校园及周边重点部位,统筹派出所、巡警等部门警力,在全区中小学外建立“护校岗”7个,开学日安排民辅警、网格员、巡防员等500余人次, 在校园内部及周边开展囤警守护200余次,并建立校园安全巡防队,加强校内外重点部位的巡逻管控力度,全力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感。
相关附件:
【打印文本】【关闭】
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