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生活垃圾治理。排查清理垃圾山、围村、围坝等存量垃圾。结合市、区“五清”暗访,持续开展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排查,防止出现新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2021年底,90%以上社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2)强化农户源头分类。全面提升农村垃圾分类“二次四分”。先分“易腐烂”和“不易腐烂”,“不易腐烂”的再分为“可卖”和“不可卖”。“易腐烂”的按照资源化利用要求就地消纳。不断提高农村垃圾分类质量,健全回收体系,逐步实现城乡融合。
(3)规范垃圾设施设置。村级配套垃圾桶实行统一采购,每户配备绿色、红色垃圾桶各一只,其中绿桶标注“可腐烂垃圾”、红桶标注“不可腐烂垃圾”,做好固定并配备分拣夹。定期组织居民在专门的清洗场所清洗垃圾桶内外,保证垃圾桶外观基本整洁,桶内无粘结污物。
(4)落实驻村干部责任。落实驻村干部网格化垃圾分类管理区域负责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就近、方便、区域化管理的原则,带领农户主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在明显位置挂牌公示,牌上注明网格化结构、党员干部姓名、联系电话、主要职责。
(1)推进生活垃圾治理。排查清理垃圾山、围村、围坝等存量垃圾。结合市、区“五清”暗访,持续开展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排查,防止出现新的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2021年底,90%以上社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2)强化农户源头分类。全面提升农村垃圾分类“二次四分”。先分“易腐烂”和“不易腐烂”,“不易腐烂”的再分为“可卖”和“不可卖”。“易腐烂”的按照资源化利用要求就地消纳。不断提高农村垃圾分类质量,健全回收体系,逐步实现城乡融合。
(3)规范垃圾设施设置。村级配套垃圾桶实行统一采购,每户配备绿色、红色垃圾桶各一只,其中绿桶标注“可腐烂垃圾”、红桶标注“不可腐烂垃圾”,做好固定并配备分拣夹。定期组织居民在专门的清洗场所清洗垃圾桶内外,保证垃圾桶外观基本整洁,桶内无粘结污物。
(4)落实驻村干部责任。落实驻村干部网格化垃圾分类管理区域负责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就近、方便、区域化管理的原则,带领农户主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在明显位置挂牌公示,牌上注明网格化结构、党员干部姓名、联系电话、主要职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