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探索红色力量的带头路径。设立村(社区)攻坚小分队,新建党群服务阵地约1000平方米,拓展教育培训、卫生服务、综治调解、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功能,建立健全乡贤名册,树立“乡贤光荣榜”,增强了农村面貌改善中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作用。
二、积极探索优势产业的动化路径。依托古寨门、古寨墙,打造拥有1200米休闲栈道的般若静怡山居,以市水产科技园为中心,在周边实施高标准农田2000亩,利用“高粱+油菜”、稻渔(虾)、西蓝花、光伏渔场、工厂菌菇等特色产业组合优势,融合发展“农业+农旅”,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的转变。
三、积极探索人居环境的精致路径。利用旧砖、瓦、石、木(竹)材等“四旧”乡土材料建设微菜园、果园、禽园、花(草)园“四微庭院”,整理荒芜土地,配套党建、法治、民俗等文化元素,采取旧院新置的方式融合乡味乡愁与城市文明。截至目前,共建设13处精品院落,打造20个“微广场”、配备100盏太阳能路灯和多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一、积极探索红色力量的带头路径。设立村(社区)攻坚小分队,新建党群服务阵地约1000平方米,拓展教育培训、卫生服务、综治调解、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功能,建立健全乡贤名册,树立“乡贤光荣榜”,增强了农村面貌改善中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作用。
二、积极探索优势产业的动化路径。依托古寨门、古寨墙,打造拥有1200米休闲栈道的般若静怡山居,以市水产科技园为中心,在周边实施高标准农田2000亩,利用“高粱+油菜”、稻渔(虾)、西蓝花、光伏渔场、工厂菌菇等特色产业组合优势,融合发展“农业+农旅”,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的转变。
三、积极探索人居环境的精致路径。利用旧砖、瓦、石、木(竹)材等“四旧”乡土材料建设微菜园、果园、禽园、花(草)园“四微庭院”,整理荒芜土地,配套党建、法治、民俗等文化元素,采取旧院新置的方式融合乡味乡愁与城市文明。截至目前,共建设13处精品院落,打造20个“微广场”、配备100盏太阳能路灯和多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
相关附件: